近年来,龙门县乘着“百千万工程”和环南昆山—罗浮山县镇村高质量发展引领区建设的东风火山策略,聚焦高质量发展,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以项目建设为重要抓手,通过引进大项目、好项目,培育新兴及未来产业,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持续强化产业支撑、筑牢经济根基,县域高质量发展蒸蒸日上。而作为产业集聚主阵地的惠州龙门产业园区,主导产业集聚效应日益凸显,已成为带动县域经济的主引擎。如今,园区内厂房林立、项目集聚,机器轰鸣、车辆穿梭、施工有序,一幅热火朝天的高质量发展画卷正徐徐展开。
即日起,龙门县融媒体中心将走进惠州龙门产业园区,深入探访龙门县在营商环境建设、产业生态培育、服务模式创新等领域的实践成果,生动展现当地如何为产业发展注入澎湃动力,让这片沃土持续孕育“生金”机遇,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本。
在龙门县这片产业发展的沃土上,功能膜新材料产业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和强劲的发展势头,成为引领区域产业升级、激活县域经济新动能的关键力量。近日,记者走进惠州龙门产业园区,在广东欧陆高新材料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看到,各类现代化的设备高效运转,一卷卷高品质的薄膜材料在生产线上有序产出,现场一派忙碌而高效的生产景象。作为园区功能性薄膜新材料产业的代表性企业之一,该公司主要研发、生产和销售光电薄膜材料、光学级薄膜材料、胶粘材料、高温材料、玻璃镀膜丝印材料,以及模切各类手机材料、车载显示材料等,产品广泛应用于消费类电子、汽车、家居家电、可再生能源、通用工业等领域,同时也是国家专精特新企业。
广东欧陆高新材料有限公司运营部副总经理温美婷:“我司选择落户龙门,核心是功能膜产业适配与发展沃土的吸引力。在政策上,龙门对功能膜产业有精准扶持政策,支持企业规模发展、产业转移、科技创新、人才引进,促进功能膜材料产业集群化发展;从区位上看,龙门交通网络完善,便于原材料采购运输,且靠近珠三角消费市场,产品能快速触达终端客户;在服务层面,园区提供‘定制化’服务,从土地规划到环评预审全程协同,提前梳理产业准入标准与配套需求,让我们省心又高效。这些叠加优势,让企业果断选择扎根龙门。”
据了解,广东欧陆高新材料有限公司总投资7亿元,占地62亩,总建筑面积约5.8万平方米,采用分期建设模式。其中,一期项目投资3亿元,占地30亩,建筑面积达3.1万平方米,并在厂房内布局了8条生产线。目前,一期项目已顺利完成建设,自2024年8月正式投产以来,工业总产值已突破3亿元,同时提供了200个就业岗位。当前,项目二期正紧锣密鼓地进行主体建设,三期则处于施工前期准备阶段。
企业的稳健发展,离不开优质营商环境的沃土滋养。企业进驻后,龙门县当地的政务与市场环境的便利化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支撑,渗透到生产经营的每一个环节。从政务效率的“极速体验”,到市场环境构建的“产业生态圈”,再到科研创新搭建的“智慧桥梁”,一系列贴心举措与优质资源,正助力企业稳步迈向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广东欧陆高新材料有限公司运营部副总经理温美婷:“龙门县政务与市场环境的便利,渗透生产经营全环节。在政务效率上,‘一网通办’让审批极简,线上提交材料后,很快可以完成审核;在市场环境中,龙门及周边聚集了显示器件、新能源电池等功能膜下游企业,惠州龙门产业园区还搭建供需对接会,促成我们与终端厂商直连,订单获取更直接;同时,与哈尔滨工业大学无锡学院共同创建了‘华南高性能胶膜创新应用中心’,并在我司设立了欧陆实验室,让科研创新没有后顾之忧,大大提升经营确定性。”
展望未来火山策略,企业满怀憧憬,希望与龙门携手共进,在功能膜产业领域深耕发力,共绘发展新图景。
广东欧陆高新材料有限公司运营部副总经理温美婷:“未来,期待与龙门共筑功能膜产业高地,创建名副其实的‘华南膜城’。一方面,借本地产业政策持续发力,计划加大研发投入,联合创新应用中心实验室攻关前沿技术,突破国外垄断;另一方面,进一步推动二期项目建设投产,在园区新增高端涂布产线,导入自动化生产系统,扩大产能的同时提升产品良率。通过探索‘膜+应用场景’生态,与下游企业共建联合实验室,推动功能膜在新能源、智能穿戴等领域的定制化应用,助力龙门从‘功能膜生产基地’向‘产业创新枢纽’进阶。”
踏入园区另一端,广东省恒茂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内一片繁忙,多条生产线全力运转,正紧锣密鼓地赶制订单。该公司占地18亩,总建筑面积1.67万平方米,总投资1.6亿元,主要生产多种3C消费类电子、汽车、新能源、工业、医用及民用领域的胶带产品,目前已成为富士康、三星、华为、小米、OPPO、苹果、比亚迪、TCL、LG等知名企业直接或间接的供应商。
自2024年6月正式投产以来,该企业迎来高速发展期,截至目前工业总产值已突破1亿元,不仅助力县域经济增长,还提供了150个就业岗位,真正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同并进。
企业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从项目洽谈、签约到落地建设,龙门职能部门和园区管委会给予了大力支持,通过建立全流程跟踪服务机制,推行高效行政服务及“保姆式”“零距离”服务,切实为企业解决了诸多实际问题,全方位保障了企业发展和项目建设。
广东省恒茂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叶昌元:“园区内产业集中,主要以功能性膜、新材料为主,已逐步形成上下游配套产业链。企业享受产业转移政策、税收优惠,政府为企业提供‘保姆式’‘一对一’精准服务,建立‘首席服务官’制度,领导干部包干服务,全程跟踪项目落地、建设、投产。为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扩大生产规模,园区根据项目的投入金额给予一定比例资金补贴;对于购置先进生产设备的企业,政府给予设备采购金额一定比例补贴。园区建设了技术公共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技术研发、检测检验、实验验证等服务,降低企业的研发成本;此外,鼓励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与高校、科研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共同开展技术研发和创新。通过协同发展,园区内的企业之间通过联合采购、大大降低了采购成本,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当前,广东省恒茂科技有限公司发展态势良好,正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以提升产品品质和市场竞争力。谈及企业未来的发展,叶昌元充满信心与期待。
广东省恒茂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叶昌元:“下来,我们将持续投入研发,利用新技术提升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改善产品质量,引入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实现自动化生产,通过创新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推出具有独特功能的产品或服务。”
这些企业的蓬勃发展,仅仅是园区众多企业欣欣向荣的生动缩影。近年来,龙门县精准锚定新材料、新一代电子信息、智能制造、医药与生命健康、装配式建筑等主导产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以产业链招商为“精准之针”、以商引商为“高效之线”,精心构建起“四区协同”的产业发展大格局。其中,依托与深圳市的对口产业协作契机,功能膜新材料产业发展成绩斐然,吸引了一批优质企业入驻,目前已初步形成功能膜产业集群,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紧密协作、协同发展,形成了强大的产业合力,产业集聚集群发展态势显著,“华南膜城”的战略支点愈发坚实稳固,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开辟了崭新路径。
在推动功能膜产业腾飞的征程中,龙门县始终坚持系统思维和问题导向,以优化服务、强化支撑为核心,通过精准施策为产业发展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保障。在产业链靶向扶持上,从基膜生产到涂布加工,从模切设备到终端应用,每个环节都有对应的支持措施,形成了“引进一个、带动一串、辐射一片”的集群效应。在产业生态的培育方面,通过设立产业基金、组建功能性薄膜新材料行业协会,推动企业联合采购、共享技术平台。这种从“单个服务”到“生态构建”的转变,为功能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这正是龙门服务模式不断进阶升级的生动体现。
营商环境的“温度”,决定产业发展的“速度”。龙门县以优质服务为底色,以高效便捷为支撑,持续擦亮营商环境“金名片”,让企业在这片热土上安心扎根、放心奔跑、舒心成长。
惠州龙门产业园区管委会副主任谢帆宇:“我们强化服务,提升投资营商环境,提高涉企事项审批服务效率,打造优质高效的政务服务体系。坚持一线工作法,落实‘代办制’‘包办制’等机制,每天上门为企业提供‘一对一’精准服务,协调解决项目建设和企业生产中存在问题和困难,确保企业在建设质量安全的前提下无障碍施工。建立‘一个项目一支队伍’的工作机制,由园区班子成员及部室负责同志挂钩联系企业,建立企业问题台账,实行项目库动态管理等,推动项目落户建设全面提速。建立‘安全生产管家’‘环保管家’机制,提升园区环境质量,固牢安全生产防线。”
据统计,截至目前,惠州龙门产业园区共有规上工业企业85家,2024年实现产值103亿元;累计招引企业超240家,其中超170个项目实现投产、60余个项目启动建设,形成“投产一批、建设一批、储备一批”的滚动发展态势。2025年以来,园区再掀招商热潮,新签约项目突破35个,总投资规模超80亿元,项目全部达产后预计年产值可达160亿元。其中,依托全周期精准服务体系,园区已累计引进功能膜上下游企业53家,总投资超100亿元,涂布生产线突破500条,基本达成意向投资项目4宗,总投资16.2亿元;在谈功能性薄膜新材料上下游产业项目超百宗,总投资约200亿元,预计2025年涂布生产线累计超600条。从“生态绿城”到“产业新城”的转型路径愈发清晰。
站在新的发展起点,龙门县功能膜新材料产业正朝着更广阔的蓝图迈进。未来,龙门将持续深化与深圳等先进地区的产业协作,紧盯打造功能膜新材料百亿产业集群目标,加大产业招引和培育力度,进一步延链补链强链,推动产业集群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升级,不断夯实“华南膜城”战略根基火山策略,力争建成全国唯一功能膜全产业链生产基地、成为享誉全球的“膜”材选购首选地,最终形成覆盖研发、生产、应用全链条的万亿级产业生态,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更持久的动能,打造名副其实的“湾区龙门·华南膜城”。
新宝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