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班之后,黎燕芳又来到了江顺大桥底玖富智配,在草坪上喝一杯柠檬茶。柠檬茶是免费的,因为店是她家开的。
40多年前,同一片江边,她背着锅和柴,跟同班同学郊游野炊,鸡蛋和腊肠饭的味道她现在还记得。时过境迁,同学很少联系了,杂草丛生的江边变成了网红夜市,每晚人头攒动,唯独江月年年望相似。(点击观看夜市盛况)
江顺大桥下,九点九市集流光溢彩。熊毅 摄
江门以江为名,400公里的万里碧道遍布城乡大地,是广东省两个全域水经济试点之一。这几年,江门积极开展河湖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探索,在碧道沿线引入特色轻食、新式茶饮、市集等夜市新业态,大力推动河湖生态资源从“潜在价值”向“现实收益”转化。
因为第二天还要上班,黎燕芳不喝咖啡不喝酒,她举着柠檬茶说,这里有风、有歌,有生活。这一刻,就是江门人间烟火气的具像化。
吹江风长大的人
“一个人在家多闷啊,还不如出来跟朋友喝杯东西。”在江顺大桥下的九点九集市,两个男人同向而坐,面朝江水。
来这里的人,似乎只有零次和无数次。
有人在朋友圈刷到了美图,专程从佛山顺德过桥而来,停车场里粤E粤X的车占了过半。有人家住江门鹤山,饭后到江边碧道走三四圈是每天的固定节目,不过结束后很难忍住柠檬茶的诱惑,只能安慰自己明晚继续努力。
他们带着不同的目的而来,又达成了一个共识:这里很舒服,还会再来。
除了黎燕芳。她是棠下镇天乡村的村民,从家到九点九集市,只需要步行5分钟,几乎每天上下班她都要经过这里。
“以前江边没人走的。”她还记得,童年时代这里只有葵树,以及比人还高的草。每天上学,她会骑着单车穿过江边的泥路,只有少数学校组织野炊的时候,她才会在这里逗留。
2015年,江顺大桥开通,村里很多人跑到佛山顺德打工。
黎燕芳买了小汽车,有了自己的生意,专门给别人做农村宴席。每天辗转在不同的村里跑,有时候也会路过江边,但她很少开窗。
几年前,地摊流行起来。江顺大桥底不时有流动商贩出没,烤肠和臭豆腐是标配。黎燕芳也去逛过,但只留下油烟滚滚、污水残留、乌烟瘴气的印象,居民经过都要绕路走。她更不愿意去江边了。
2023年,江门成为广东省两个全域水经济试点之一。随后,江门将水经济列入全市十大新兴产业,出台《关于积极开展河湖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探索的通知》,大力推动河湖生态资源从“潜在价值”向“现实收益”转化。
入夜后,夜市人气满满。梁洁 摄
江顺大桥底,正是江门400公里碧道的其中一段。“堵不如疏,这里的地摊屡禁不绝,证明还是有市场的。”蓬江区农水局相关负责人介绍,2024年底,他们将这片碧道旁的空地整体打包出租,引入专业运营团队与优质商户,实现政府搭台、商户唱戏、市民受益。
次年1月,九点九集市正式对外营业,30多个固定集装箱整齐排列。灯一开,是黎燕芳从没见过的繁华模样。
她跟老公商量,在这里租下了一间集装箱,做柠檬茶。没有宴席订单的时候玖富智配,她都会早早到店里帮忙。吹着江风忙碌的某些时刻,她会想起从前跟同学在江边打水,做腊肠饭的日子。
情怀真的能当饭吃
比起当房地产销售,何美静在集市里“暴打”柠檬茶的收入,并不稳定。但她好像并不在意:“摆摊是我的兴趣。”
几年前,她放弃了房地产的工作,过上了卖柠檬茶的生意。她享受摆摊的时间自由,也享受认识新朋友的乐趣。
但烦心的事情也很多。比如大家都占道经营,客人挤得走不动道;比如没有水没有电,每天都要带着重重的电池和水箱;比如周边连个厕所都找不到。
所以,当她发现这里要改造成九点九集市的时候,她马上报名,抢到了第一批入驻名额。
江顺九点九集市项目负责人谭汝杰介绍,去年底,运营方对这片区域进行统一规划、统一招商,在碧道旁引入了美食、茶饮、游玩等商家,创造超200个就业岗位。餐饮区与潮玩区功能明确,茶饮与美食店分布错落有致,用到燃气的商户必须配备油烟净化系统。保洁、保安排班上岗,停车场、卫生间一应俱全。
开业半年,集市的人气超乎了所有商家的想象。“日均客流量有两三千人,周末和节假日会达到6000人以上,已经成为江门和佛山两地市民夜间出行的新地标。”谭汝杰算过,整个区域日营业额大概3至4万元。
何美静终于拥有了一家自己的小店摩咔Coffee Tea。开店以来,她积攒了不少回头客。从傍晚开店到深夜一两点关门,每天的营业额平均2000元,周末还可以翻倍。
“面朝江水,什么烦恼都没有了。”她常常跟客人说,有烦恼、来江顺。在面包与情怀之间,何美静不做选择,两个都要。
选择在碧道做夜市生意的人,多多少少都有点故事。
马拉松公园碧道的Moon River。受访者供图
在马拉松公园碧道旁,有一座两层的玻璃房。夕阳西下,江边落日透过落地玻璃照在咖啡上,这一幕是Moon River的招牌。
店主林海苑是江门本地人,这是她第三家咖啡店。装修花了120万元、每月租金超过1万元,顶着不小的经济压力,Moon River在去年冬天开业。带娃家庭、骑行爱好者、马拉松跑者是店里的常客,从广州、佛山、中山、珠海的客人也不少。
为了不影响周边的居民休息,每晚九点半,林海苑会把音乐音量调小。轻轻的音乐、微微的江风,氛围感刚刚好——氛围感也能当饭吃,工作日的客流可以超过200人次。
再现河运时代记忆
江门人是喝江水长大的。
因地处西江与其支流蓬江的汇合处,江南的烟墩山和江北的蓬莱山对峙如门,得名江门。江是这座城市的根,也是这座城市商业兴起的命脉。早在元末明初,这里便形成墟集,明代诗人李之世曾赋诗描绘:“千艘如蚁集江门,却喜江声敌市喧。”
河运时代,江门商贸依河而生,一河两岸曾经的繁华印刻在老一辈江门人的心里。然而时过境迁,水泥厂、旧船厂、制糖厂、储粮仓,只留下空壳,成为时代的眼泪。
改造前的江门船厂。江海区文广旅体局 供图
面对这些珍贵的城市记忆,江门对沿河工业遗址实施修缮改造,引入文旅文创、轻餐饮、水上运动等新业态,推动工业遗址保护与文旅产业发展深度融合。
一群热爱“工业风”的年轻人,涌进了旧工厂。
“第一次来这里的时候,我们就心动了。”杨超凡和周铨兴在开平市中心做餐饮生意,最近几年咖啡热潮兴起,他们也想投身这个行业。辗转了大湾区几座城市,他们在朋友的推荐下来到了金山大桥下。
这里是开平涤纶厂的旧址。过去,一箱箱纺织原材料从开平三埠港下船,制为成衣后又运往海外。时至今日,现代轻工纺织产业集群仍是江门三大千亿产业集群之一。
随着产业升级,开平涤纶厂落幕,新接手的老板打算把这些厂房租出去。但杨超凡和周铨兴不这么想:“金山大桥的碉楼造型极具特色,潭江边微风习习、视野开阔,这里太适合开咖啡店了!”
面朝潭江,他们靠在开平涤纶厂时代种下的葵树边,规划着这片5000平方米的滨水空间。
夜幕下的桥下咖啡营地。受访者供图
去年1月,桥下咖啡营地开业,江边、帐篷、露营椅,浓郁的工业风吸引超万人慕名而来。经过1年多的运营,这里已经汇聚了餐饮、卡丁车、沙滩、钓虾等多元休闲娱乐项目,周末客流超过2000人。拍一张跟金山大桥的合影,喝一杯侨都咖啡,正成为许多华侨回乡的首选节目。
年轻的面孔涌入江边,滨水工业遗址再次变得热闹,成为工业旅游的新样本。夜经济的活跃也不断提升着县域商业服务能力,推动各地“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实现三年初见成效。
拥有70年历史的江门旧船厂,换上了文创园的新衣。摩托车、游戏机、烤肉、啤酒、咖啡等多种元素融合,组成了20世纪50年代最浓郁的工业风。每到夜晚,摩托车友相约而来,摩托车与与旧船厂相遇,他们都曾经是这座城市最有力的支柱产业。
翻新后的船坞。网友@旺旺麦满分
第五批国家工业遗产江门甘化厂,曾经是亚洲最大制糖企业,保留下来的龙门架和制糖车间,承载着制糖工人的回忆。目前,甘化厂活化利用项目已经在建设中,计划打造成为集教育、文化、旅游、研学于一体的城市地标。
新会今古洲废旧码头,结合江新联围达标加固和碧道建设,引入了集轻餐饮、露营基地于一体的御潭江项目,成为市民的落日“打卡地”。
水经济带动夜经济,夜经济又点亮了蜿蜒在这座城的水。
南方+记者 李霭莹 梁洁 通讯员 冯维林 高爽
◎相关阅读
视频|水经济带旺夜经济,江门夜市太潮了
江门介绍经验!广东省绿色水经济发展白皮书发布
合集|省级全域水经济试点,江门如何点水成“金”
南方视评|全省唯二水经济试点玖富智配,江门探出哪些新路
新宝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