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至27日,以“科文旅体深度融合,共绘大湾区科普新蓝图”为主题的东莞市科普专项资助项目——2025年粤港澳大湾区科普产业发展嘉年华在东莞市莞城汇峰中心成功举办。活动通过主题讲座、产业展览、实地探访等形式,搭建起科普与文化、旅游、体育领域跨界融合的创新平台凤凰配资,吸引大湾区60余家参展单位参与。
顶层设计引领 构建跨界生态
本次活动由东莞市科学技术协会、广东省科学技术普及志愿者协会指导,东莞市科睿科普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主办,旨在打破行业壁垒,推动科普从“单向宣传”向“产业链条”转型。
▲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科普部部长吴仕高
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科普部部长吴仕高在政策分享环节指出,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为产业融合提供了政策支撑,未来将重点扶持“科普+文旅”“科普+体育”等具有地方特色的新业态。
六位专家共探 科普融合路径
活动聚焦理论与实践创新,六位专家带来深度分享。
蒋厚泉(广东省科普教育基地联盟主席)分享新时代科普活动策划与资源协同策略。
▲广东省科普教育基地联盟主席蒋厚泉
曾远明(中国首个AI电影节创办人)探讨AI技术赋能科普的跨界融合案例凤凰配资。
▲中国首个AI电影节创办人曾远明
蓝韶清(广东中医药博物馆创馆馆长)剖析中医药科普的文化根基与创新模式,强调需结合哲学与历史文化深化科普。
▲广东中医药博物馆创馆馆长蓝韶清
朱才毅(广东省生物技术研究院院长)解读新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政策导向,提出构建湾区特色科普产业体系的实践路径。
▲广东省生物技术研究院院长朱才毅
公长春(广东省科学院合作促进部副主任)解析科研机构助力全民科学素质提升的成果转化经验。
▲广东省科学院合作促进部副主任公长春
杨礼香(广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教授)提出高校从“资源中枢”升维为“产业引擎”的机制创新方案。
▲广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教授杨礼香
参观交流 体验生活科普
参会者还前往参观慕思睡眠博物馆、太粮米饭探知馆,实地感受“科普+科技”“科普+生活”的融合实践,展现产业跨界融合的创新成果。
多元展区 促资源对接
活动同步举办科普产业主题展会,设置7个展区,涵盖政务服务、健康产业、科普教育基地、科技文化体育、院校及科研单位、行政企业及科技社团等专区。各展区特色鲜明,既有贴近生活的健康知识科普,又有代表科技前沿的创新成果展示,为市民提供了沉浸式的科普体验。
共绘湾区科普新蓝图
主办方代表利明浩指出:“科普不是单向的知识输出,而是打通产业壁垒的跨界桥梁。”本次活动通过专家研讨、生活化科普体验及产业展览,深化了“科普+文旅体”融合共识。与会单位共同探索资源聚合、技术服务集成的新路径,为构建粤港澳大湾区科普产业生态注入新动能。
▲东莞市科睿科普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利明浩
来源:广东科睿科普凤凰配资
新宝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